一个人格高尚、心地纯洁的人,不受私心蒙蔽,就容易看清事实真相,看出事物规律,并勇于按事实、按规律办事。就是说,只有人格高尚的人才能始终实事求是。
1
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提高人格
“人格·理念”日文叫“考方”,直译为“思考方式”,也有人将它译成“想法”、“思维方式”、“态度”等等。在日文中它是个常用词,含义比较宽泛,稻盛先生在不同场合,分别把它解释为哲学、价值观、人生观、伦理观、人格、理念、观念、信念、理想、思想、意志、意识、精神、心、心态、态度、情绪、愿望等等。中文中很难找到一个对应的单词,可以包括这么多的含义。这就是语言、文化差异。
但在方程式中它是第一要素,它的基本含义是清楚的,不难理解。我把它译成“人格·理念”,虽不能涵盖日文“考方”的全部内容,但可以说基本正确,而且与“思考方式”、“思维方式”这种不太常用的词汇相比,容易为普通的中国人所理解。同时这个译法也得到了稻盛先生本人的首肯.
我认为可将“人格·理念”分为两个侧面。
一个是人格的侧面。正面的比如:公正、诚实、开朗、勇敢、谦虚、善良、克己、利他等。负面的比如:不正、伪善、卑怯、懒慢、任性、浮躁、嫉妒以及自我中心等等。
另一个是科学的侧面,就是“认识论,就是实践、认识、再实践、再认识之循环。由五官从外界收集各种必要的信息,用头脑加以分析,从复杂现象中导出事情的本质,据此制订计划,然后实行。在实行过程中继续收集信息,再分析,并对照计划,作必要修正,然后再实行这样一个循环,简单讲就叫“实事求是"。先是正确认识事物,然后是拿这种正确认识去改造事物,或创造新的、美好的事物。
人格侧面和科学侧面相辅相成。稻盛先生说:“充满利己的人的心目中,只呈现复杂的事相,利己的动机,势必模糊问题的焦点。”就是说利己主义者不可能坚持“实事求是”。
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:有时候事情本身很简单,但因为当事人有私心,又要掩饰,掩饰私心,掩饰真相,事情就复杂化,真相变得扑朔迷离,叫人弄不清,人际关系也因此复杂起来,变得棘手,难以处理。因此一个人格高尚、心地纯洁的人,不受私心蒙蔽,就容易看清事实真相,看出事物规律,并勇于按事实、按规律办事。就是说,只有人格高尚的人才能始终实事求是。反过来,只有坚持实事求是,才能保持或提升自己的人格。
2
一技定胜负
“人格·理念”是变数,它既能变好也能变坏,既能提升也能下降。我们看到许多高官落马,这些人能走上高位,并非一开始就是坏人坏思想。大凡这类人都有能力,肯努力,会办事,贡献比常人大,因此很容易脱颖而出地位上升,权力大了,威信高了。所有这些既可拿来作更大贡献的资本,但在制约缺失时,又可用来为非作歹。此时他就到了常人不遇的风口浪尖。如果人格动摇,一念之差,就会一落千丈,从功臣变罪人。
因此,一个有本事的人,尤其有了权威,春风得意时,特别需要:
第一,谦虚精神。“饱满的稻穗低着头”,卓越的人物总是谦虚的。正视自己的种种局限,种种弱点,谦虚就有十足理由。把自己的身份放低,大海地位低,百川流向它。
第二,感激心态。自己再有能耐,毕竟孤掌难鸣。机会是别人给的,没他人协助,一事无成。所以理应心存感激,乐意将利益名誉乃至威信,与人分享。
第三,知足意识。人有私欲,不能否定,但不懂知足,听任欲望膨胀就不正常,必然危及他人,危及组织,最终害了自己。“良田万顷,日食三升;广厦万间,夜眠八尺”,知足是睿智。与其追求虚荣,过度挥霍超过实际需要的物质财富,不如获取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安宁,这才接近真正的成功和幸福。